教養!這個對我來說是個非常有吸引力的關鍵字,但是他的標題卻是用灑狗血的「可怕的發明」讓我望而卻步!

說真的,若非作者是ALISON GOPNIK我大概又會跳過他。(我身邊的編輯與總編朋友們阿,書名要慎重選擇阿!)

說到Alison Gopnik,大家應該對她 2011年 TED 演講:寶寶在想甚麼呀有印象,而她與Patricia Kuhl及Andrew Meltzoff合著的『搖籃裡的科學家:認識嬰幼兒早期的學習歷程』以及『寶寶也是哲學家』都是嬰幼兒發展很棒的書(不過不是這麼容易讀阿)。

不過雖然我認為標題寫得太狗血,但是我也認同書中所寫的:對於父母而言,試者讓孩子成為優秀的大人,父母無盡的焦慮、內疚與沮喪的泉源。而對於他們的孩子來說,父母在教養上所加諸的期望,也會帶給他們沉重的壓力。

是阿!這樣看起來是雙輸的局面阿!Alison Gopnik教授也提到:我努力試著當個好太太或好先生,當一個好朋友或好孩子,但是我們並不會從這些方面:例如結婚這些年來先生個性是否變得更好,來評斷我的婚姻是否成功。我也不會從老友是否變得更快樂更成功來評斷這段友誼的品質。然而在教養上我們卻很少這樣思考,多數人都認為,應該從我們所創造出來的孩子身上,來評斷我們身為父母的品質好壞。只是愛並沒有目標,標準或是藍圖,不過,它確實有其意圖,其意圖並不是要改變我們所愛的人,而是給予他們成長茁壯所需要的東西!

而這本書的英文標題為『The gardener and the carpenter』(園丁與木匠),就相當符合書中要表達的意涵,很多父母都會想要『教養』小孩成為他們想要樣子,如同木匠雕刻出他們心目中的好作品一樣,好來證明他們是好父母。可是科學證據證明年輕的大腦(Early childhood,約三歲以前)生來就是為了探索這個世界,較老化的大腦才是將其開發運用(提高效能;髓鞘化 Myelination)。而每個時期的大腦發育重點都不同:運動感知2~6M最高,6M之後開始下降;頂葉顳葉(管理語言)6M~6Y是黃金期;大腦額葉(理智、情感)10M~10Y。

而嬰幼兒的玩耍打鬧與遊戲看似沒有目的,不但能讓大腦保持可塑性(所以不要在念我玩模型了),更能夠觸動與引發孩子對於自身獨特的偏好與自信。而小孩天生就會觀察、聆聽與模仿父母親(當然也包含祖父母),他們會學習你做的,而不是你說的。小孩從我們的身上學習與發問,超過6,000位的小孩實驗證實,小孩對於這些問題是否有充分的回答相當敏感,如果回答不夠充分或空洞,他們將能感受到而再次提問或重複問題來當作回應;若這個問題的回答提供較多資訊,他們將會感到同意,然後用下一個問題去詳細闡述區分或詢問更多問題。所以好奇寶寶的創造力與好奇心不應被抑制抹殺,因為這不只是讓小孩得到關於這個世界的資訊,也會讓他們更深刻、更廣泛的了解這世界的因果資訊,這也能促進未來學習的資訊。

最後,如同我常常說的『能知明日,富可敵國』!是阿,我們連明天都不能預見,更何況未來呢!所以我們也不用如同木匠一般的培養(塑造)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我們能做的就是如同園丁,用愛與關懷建立佐佑面對未來面對挑戰的心理素質與自我學習的能力,讓他們能承受風雨,讓這個花園充滿驚喜。

 

髓鞘化(Myelination)by 強者我朋友 Albert 解釋

myelin 是包覆在神經迴路上的結構。類似電線外頭的絕緣體塑膠。有髓鞘、無髓鞘的神經迴路,其傳導速度可以差異數百倍。

舉例來說,剛開始我們看到 1+1 ,可能要想五秒才能給出答案。但是反覆的練習後,我們只需要 0.1 秒就知道 1+1=2。
因為負責 1+1=2 的神經迴路,已經完整的髓鞘化,效率極高。

 

註:腦部的發育的關鍵之一就是足夠的營養。這就不在解釋了,請努力賺錢買啟賦吧!有人跟我說啟賦很貴,可是你有沒有想過一罐1650(定價)可以喝約一周,平均一天也不到300元!300元一天你會覺得你吃很好嗎!!!

 

 

arrow
arrow

    rexm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